——新建路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工程防汛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:2025-08-11 09:05:51 来源:本站 阅读:220
进入主汛期以来,太原市降雨量增多、持续时间长。新建路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工程面临严峻防汛考验,太原市政集团始终将“防”字挺在前,从管线摸排到方涵导改,从机制建设到物资储备,采取多种措施织就一张“全方位、多维度”的防汛安全网。
合力攻坚 下好备汛“先手棋”
“管综图上显示,现状雨水方涵正好占用热力和污水主管道规划线路,若不提前处理,后续管线铺设将无从谈起。”项目负责人指着工程图纸介绍,位于迎泽大街以北的雨水方涵,建成于上世纪50-60年代,承担着周边多条街巷的排水功能,改迁作业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内涝风险。摸清方涵“底细”,项目团队组建专项排查组,利用人工实地勘验,精准测量方涵长度、截面尺寸及埋深;通过水流监测仪记录不同时段排水量,掌握日均过水量、峰值流量等关键数据;同步排查方涵上下游连接的6处支管位置,绘制出详细的“方涵脉络图”,为后续改迁方案制定提供了第一手准确资料。保障施工“效率”,经过组织5次研讨,3版方案更新,项目部敲定“利用新建管线+临时方涵+分段导改”施工方案,通过在合理位置设置4道临时导水方涵,采用高强混凝土浇筑,确保排水体系畅通;同步新增2座检查井,作为新旧方涵水流切换的“中转站”;在水西关节点南北两侧分2段实施旧方涵改迁,每段施工前启用临时导水系统,实现“边排水、边施工”,将对周边排水影响降至最低。经过20天的连续奋战,临时导水方涵顺利通水,旧方涵改迁段安全拆除,确保热力和污水管道按计划进场施工,为后续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。
多措并举 打好防汛“主动仗”
施工中,项目部结合新建路沿线地势低洼、地下管线复杂的特点,编制了《汛期施工专项应急预案》,明确了“分段负责、点位到人”的防控机制,并针对沟槽坍塌、设备受淹等潜在风险,制定专项处置流程,组织施工人员开展防汛演练,确保险情发生时“人人懂流程、个个会处置”。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常规储备原则,备足20台抽水泵、1000米排水软管、10000个沙袋、10台应急发电机和20套应急照明设备,各个施工段沟槽边缘均筑起50厘米高的沙袋挡水墙,每隔200米设置一处临时集水坑,坑内预装抽水泵连接现状排水管网,确保快速收集沟槽积水。同时,项目部严格做好日常排查工作,全线巡查排水管网畅通,水泵电源连接等情况,确保应急设备关键时刻“拉得出、用得上”。
目前,新建路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工程防汛物资储备充足,应急队伍严阵以待,重点区域监测预警全覆盖……全体参建人员正以“硬核准备”为施工生产、项目建设和群众生活筑牢“安全堤”,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。